less than 1 minute read

好吃才是王道

食品是否好卖,最关键指标是好吃,不单在中国,全世界都遍布吃货,在好吃的面前,以下这些问题都不算什么事:

价格:只要好吃,价格自然不是问题,总会有不少人为了贪口美食,舍得花大价钱。更何况好吃是一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的非标准量化,价格可操作空间就更大了。 面对自然资源枯竭和小农生产模式的供不应求的现状,许多原产地和好点的货源,如果没有点关系都抢不到,所谓特供和礼品装,就是提前内部打好招呼,给有社会身份地位的非富即贵者预留的,管它好不好吃呢,只要听说是稀罕货,就有人愿意大把地撒银子进去。

舟山开渔引起轰动,何以海鲜爆抢人比蟹更多?

历年茅台酒价格表,看一下你手里的茅台酒值多少钱

http://www.chinanews.com/cj/2020/04-22/9164882.shtml

调查:普洱茶价格大涨30%,有的飚至每公斤上万元?

性命:说得更绝对点,这世界为了贪口美食不顾健康和身家性命的人很多,例如。

  • 野生动物的寄生虫和毒性。

人类经过万年,只选定一部分动物驯化作为肉食,除了经济效益之外,也因为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之忧。自古以来妇孺皆知河豚有毒,现代渔业的网箱养殖已经脱毒,但还是有人迷信带毒性的野生河豚更美味。

包括其他各种野生动物,往往带有寄生虫和各种病毒,即使经历了2003年和2020年两次病毒全球大规模传播,还是不断有人盗猎也要高价找来野味尝鲜。已经有那么多动物供肉食了,不太理解许多人类为何还热衷于高价格和高风险的野味?

为什么野味会有病毒 哪些野生动物具有病毒

为什么吃野味会感染病毒?

  • “吸烟有害健康”

烟草包装上都这样写着,甚至印着各种骷髅和生理残疾的恐怖广告,全世界科学家、媒体和各种公益组织也都在不断说烟草与癌症的关系,政府立法依然不能阻挡人类抽烟,烟草在中国也是迄今唯一营收和交税过万亿的产业;

烟草业营收和缴税双过万亿

  • 辣椒甚至也是有毒的

早有严肃论文,证明辣椒等重口味美食,与痔疮和肠胃等消化系统肛肠疾病之间的关系,列举了普遍客观调查的科学数据,言之凿凿,可信度挺高的,相关话题的网文很多: 吃最辣的四川美食,再住最贵的肛肠医院;为了吃,我拼了!肛肠手术后这么吃,快速康复不是梦;爱吃辣的成都人,你们的菊花还好吗? ……

在肛肠医院楼下吃一碗肥肠粉,我品出了病友的味道

成都火锅扎堆的地方总有肛肠医院,经常吃辣逃不过痔疮!

最新疾病地图出炉!东北脂肪肝,四川肛肠,一个比一个可怕

“食色性也”,美食的诱惑力太大,类似以上列举的对人类健康性命有较大风险的食品很多,常见的还有酒,糖,油脂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电商选品的关键指标

在零售界,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利用人的天性缺陷达成销售,例如贪便宜,好吃,好色等。

互联网和电商平台就是充分挖掘和利用人性缺陷的高级玩家,因此食物类目的选品涉及到哪些关键指标的考量时,大平台将便宜的爆款货列为第一考量指标,而我将口感好吃和安全合规列到第一或第二位的重要因素。

小孩的感官功能的传感器比较敏感,天性接近自然本真的事物有亲近感,对有品质的食物不会挑食,很容易接受,吸收特别快。随着长年累月的各种环境污染和压力,成人的各种传感器功能退化了,对食物品质可能就没有小孩那么敏感。

如果要做真正好的产品,得追根溯源问品质,这是给人感官体验的消费时代,做农业和旅游等其他各种产品都是这样的普遍规律。

感官测评是一门将口感量化,鉴定是否美味好吃的科学,为了选品,我涉足到一个全新的领域。

测评工具 - 风味轮:茶叶vs.咖啡

第一次亲自见证感官测评的科学应用,是在中国茶叶研究所。

当时一个福建朋友的有机茶园要出一批检测报告,于是通过我找茶叶研究所做测评。该所的W博士告诉我,她有兴趣研究茶叶的风味轮,我第一次见到惊艳的风味轮,对这种测评工具确实感到很新奇,市面上咖啡风味轮很普遍了,搜遍网络还没见到茶叶风味轮。

咖啡风味轮

葡萄酒风味轮

雪茄风味轮

至于为什么要用这个?博士说因为茶叶专业人士用的那些分析工具太复杂了,风味轮可以给普通大众做科普,像熟练风味轮的咖啡师和顾客也可以很专业啊。

这就是问题了,面对许多科技的受众人群,要么是让人高山仰止的稀有专家,要么是一无所知的普通小白,社会更缺乏处于中间态的专业人士,无论他们是从业者或仅仅是个普通人。

与风味轮应用相关的是,已经成为大学标准课程的感官测评科技,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将成为米其林级的品鉴大师,在他们的推动了,一些品类做到特别高的标准化程度,成为全球流通最广的通过感官享用的商品,例如:葡萄酒/啤酒/矿泉水、香水、巧克力、咖啡、烟草/雪茄等。

在奢侈品杂志上,别墅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配有酒窖的别墅才是富人的新标配,西方上层社会流行过来的生活方式,很注重专业的服务和体验,因此葡萄酒品酒师成为高端高品位的新职业。

当然,茶叶也是全球流通商品,但是茶叶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全球范围地本地化生产,例如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甚至东欧都有种植,所谓中国茶物理层面的各种品质和口感的技术壁垒也早已荡然无存,食品质量体系的可量化标准是西方定下的,作为物种原产地的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角色仅仅是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在产业链中的研发,创新,品牌,营销等方面并没有占到优势,也没赚到更好的利润。论品质,价格和利润规模,海外大公司的案例比比皆是。

只要碰到这种国际竞争失利的情况,就有批评者统统将其做一个”警惕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结论,更进一步退回到形而上学的论道里去,这样保守的结果就是节节败退。现在全世界求茶道的人都去日本了,因此形而上学的“道”没有留住,追求科技进步的“器工术数”也还处于很低的层次,没有几样单品能拿得出手的,只能在本地自己人的小圈子里吆喝一下。

类似的原产地在中国或东亚,但是我们最后都没有占优势的物种太多,例如: 大豆:全球产量规模和生物工程研发主要在美国和南美洲; 猕猴桃:最重要的品牌和品种改良在新西兰; 陶瓷:德国日本用陶瓷做基础材料,研发出用于医疗航空和电子工业的高价值新材料,不再是用于普通吃饭喝水的廉价陶瓷; 郁金香:全球最知名和品类研发最多,出口量最大的是荷兰; 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被广泛应用于改造世界和获利的是西方世界;

认真考虑一下,我们究竟是几乎全面溃败,才有了鸦片战争的使臣出访回来后,发出震撼心灵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150年过去了,列强一直也在进步,追到现在还没看到出头的日子。

一切都是新的,似乎都是西方世界定义的标准。例如,感官科学,在我们的大学教育里都算是一个新科目,更遑论商业化应用的市场普及和民众概念科普。

中国的感官科学专业的高等学术科研单位主要有:江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他们有国内最强的口感鉴定实验室和技术人才。

为什么做口感研究的放在工商大学里,工商大学不是做行政和商务的吗?是否感官等比较边缘的学科也粗略算工商业范畴,统一划分到工商类大学管理。

工商大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排位都是比较低级或基础的,似乎无所不包,所以我理解这个专业还没有普及时,就会放到工商大学里慢慢培养,如果有一天变大了,或许会放到前三本大学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