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一种人叫“新农人”?
前言
2010年3月,通过环保和三农公益组织,我开始尝试有机农业,这是一个全新领域的工作,大概从那时起新浪微博成为新的社交圈主战场,率先引爆自媒体的各种“新农人”话题,然后开始见到各种“新农人”身份标签频频登场亮相。
2012年5月,我到杭州的“淘宝新农业发展部”工作(也叫“新”),我的主要业务是开发原产地的农产品,让消费者了解农产品背后的生产者、生产方式、生产环境,情怀点讲叫“食物背后的故事”,科学点讲叫规范化可溯源和标准认证管理。
阿里经过多次改组,将淘宝系的所有与农产品食品有关的类目业务收归一个事业部管理。
然后我又经历了网易农业(养猪)、永辉云创(生鲜零售)、以及其他N家相关业务公司的全职或兼职工作,期间把中国媒体上留下响亮名字的几乎所有“自然农法,有机、生态农业”的经营主体至少都参访了一遍、并有机会去探索体验台湾、日本、北欧的先进农业经营模式。
总之,接触到国内的从业者很多喜欢给自己贴上“新“的身份标签,与之对比,境外的从业者则大多是说自己的产品有”创新“。
因此自2010年开始,在农业、食品、餐饮业的电商和网络平台的食物链上混迹至今,我仍然不太理解新农人们到底“新”在哪儿?经常出入各种农业圈,认识的同行也特别多,我不太愿意为了群体身份认同感,就给自己贴这个标签,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做有机农场期间,在山水田园和环境良好的地方生活,并通过网络从事远程工作的感觉甚好,因此参考日本案例用过“半农半X”身份标签一段时间,我想将来等养老时可能长期会回到这种状态。现在中国的所有重要资源都汇集在少数大城市,我们创业阶段每天都在浑天黑地折腾拼命,哪里有条件享受山水田园的清闲环境呢!和“乡村”基本绝缘了,也就不好意思再给自己挂上“农”的标签)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缺乏说服力,也就无法适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这个产业链肯定也会出许多莫名其妙的故障。之所以质疑其“新”,我的主要理由如下:
新农人的定义标准是什么?
我们所有人都无一例外地是要用网络和计算机工作的,下面名单中的这些算不算新农人?
- 新晋网红李子柒,拍摄田园风的vlog;
- 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投资农业餐饮机器人;
- 华大基因总经理尹烨,研发农业物种基因;
- 佳格天地CEO张弓,研发卫星农业大数据;
- 类似名单很长 ……
以擅长做系列“互联网+” 报告著称的阿里研究院,发表过首份《中国新农人研究报告(2014)》 。
我参加过几次阿里研究院的内部和外部的闭门会,几位老专家也都面对面地交谈过,无论他们怎么拿阿里大数据做评选标准出来说话,总不免让人感到这又是一个小圈子的自嗨。客观地讲,把研究院三个字改成“公关组”更合适。
此外,一家农业圈的广告和品牌策划媒体公司 — 新农堂联合阿里研究院,搞过“杰出新农人”的年度评选盛典,选出电商圈内的一批代表性人物。
各家媒体也参与报告评论,报告中说:“中国新农人的规模已达百万级,新农人是互联网赋能三农的必然产物,是农民群体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云计算+大数据”是新农人发展的根基。
解读一下报告的意思:
- 1.新农人的定义是“农业+互联网”,只要是用了互联网和电商工具,从事与三农相关工作的人都算是新农人;
- 2.新农人的规模百万级,依据是淘宝上的百万级农副食品小卖家,该数据是否包括大型工厂?则不太清楚;
- 3.结论就是,新农人是互联网的产物,如果没有互联网公司的基础服务,就不会有新农人;
这份报告就仅仅在2014年出过一个首份,就没有然后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看到写这份报告的阿里P9级总监老C同学,当时经常看到这哥们在外面演讲推广新农人的报告,两年后因出轨被老婆在网上曝光成为热搜,可能因此他后续没办法研究新农人了。
电商确实是近20年发展出现的新事物,随着电商战场上硝烟此起彼伏,阿里痼疾明显增长疲软无法应战,拼多多霸蛮地占领了农村市场高地,推出《2020年新农人调研报告》:模式创新+人才培育是拼多多农产品上行核心战略。“新农人”这个词历久弥新,依然有很强生命力的。
相比早先对任何行业都提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互联网+”,电商公司近些年有了一点进步,普遍知道改口叫“+互联网”,把某个具体产业放在重要首位。与这些电商公司相比,一向不太靠谱的百度百科又出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好点的定义标准。
究竟哪些地方是“新”的?
我总觉得这“新农人”的人设太勉强,基本就是电商公司自己说的,网络时代擅长造新词。
因为工作的是年轻人?
无论古今中外,农业生产的主力本来就是青壮年,怎么最近10年有年轻人参与就叫“新”了?30年前怎么就不叫新呢
因为使用了网络和电脑作为工具?
按照以上阿里和拼多多的定义,会电脑和上网的算“新”;那么按照铁道部的定义,会坐高铁的也算“新农人”,行吗?因为千百年来,农民这个群体就是被圈定在一小块地方土里刨食,现在被解放了活动范围能够极广泛,因此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这么重大历史里程碑的变革,怎么就不能将“乘高铁”作为“新农人”的必备定义条件呢? 互联网只是让人获取更多信息,属于精神思维的虚拟层面,交通工具拓展了人身流动的边界,行万里路不是更重要吗?
以此类推。 餐饮服务业的人用上手机和电脑,为啥就不叫自己“新服务员”? 工厂使用了最新的物联网设备,为啥他们不叫自己“新工人”? 零售业,因为加了个电子支付,线上下单,送货上门,就叫“新零售”了,这也是电商公司造新词。
只是在城里卖产品的人算不算?
按照电商公司的定义,从不从事生产源头工作,开展服务和流通工作的,用手机和电脑卖点农产品的都算“新农人”。 如果在城市楼房里开网店卖农产品的或指导别人卖农产品的人也可以叫“新农人”,城市里菜市场和各种农产品食品公司的人都可以叫“新农人”啦?
我理解的“农人”是跟生产密切相关的,而不是脱离农业产地专职营销的人。而且打上这种身份标签,与年龄和是否使用互联网没太大关系了。那么怎样才能算“新”呢?
生产力有科技发明和创造吗?
犹如工业革命的机器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称之为新。如今中国政府最关心的也不再仅仅是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而消费者最关心的相关问题是“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大家愿意为“产品质量”买单,你还在淘宝上为了便宜几块几毛的吃货和掌柜讨价还价吗?大批量进口的生鲜食品涌进中国市场,奢侈品价格的食品也都有大把的人去抢单。
我以前认为,马云一边喊着“环保”口号,一边布局买全球制造“碳排放”,是很虚伪的。我现在理解了,如果不把狼放进来,依照中国过去延续几千年小农经济的安逸惯性,我们的从业者将永远都是羊,会继续过着在淘宝上为了鸡毛蒜皮竞价的日子,“中国质造”和“大国崛起”是句空话。
生产关系有变革和创新吗?
人类社会的关系
我曾经去一些被奉为农业或电商的“模式”的地区做调研和考察,这些“模式”之所以被媒体和地方政府热捧,因为口号迎合了三农政策,如解决留守儿童,农民收入,土地流转,空巢老人问题,也迎合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但事实上,这些**模式的开创者们除了围着政府转,拿农业政策补助,围着网络平台转,拿流量红利,此外还做了什么积极有效的工作呢?这种靠社会关系的生意在广大的地区依然存在,传统政商社会的关系用在农业电商领域一点也没变。
我还见过一些年轻人在创业孵化园里做的农业项目,提出新的“管理农民”从事放心农产品生产的商业模式,通过20张PPT居然就想忽悠投资人拿钱。我发现只要提“管理农民”这几个字的,基本都是没有经历过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体验的人,或者对农民没有一点设身处地的理解。 怎么去“管理”农民呢?他们服你管吗?许多新农人根本不懂怎么和这个庞大的农业生产的群体如何相处协作。
如果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而不是随着资本投入从种子轮到A,B轮直至上市的节奏,持续看这些风潮涌动的“互联网+农业”项目,看他们如此这般“管理”能撑几年。
人和自然的关系
基本上做电商的圈子很少有听说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动物植物微生物,这都是经历亿万年的进化而来的有机生命,有其客观生长规律,不是工厂生产的无生命的无机产品那样可以任由人去改造和控制,当然华大基因已经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将无机的化学物质合成为生命体,这个边界被打破,而公众对“转基因”早已恐慌,只是不熟悉技术上类似的名词“生物工程”,这是后话。
如果一个农业产品生产者或经销商,不关心其与自然和环境的关系,可以判别他们其实不懂自己的产品。在那些尚未商业化开发的原始地区,淳朴自然的居民虽然不懂现代科学的“环保,低碳,可持续”的概念,但是他们知道尊重和保护自然,对环境有着非常朴素的理解和认识。
而现在并且未来长期依然要靠农业获取生存基础物质的许多地球人却不懂这些,这个世界还缺那种只想靠土地上动物和植物赚钱的人吗?他们迟早要被新商业文明所抛弃。无论你是不是“互联网+”,也不会因为多了个“新农人”标签就会改变被终结的命运。
结语
其实,无论其他国家地区有没有“新农人”这个标签,中国是应该需要一种职业身份叫“新农人”,农业是一切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础,中国这样一个传统古老的农业落后大国需要好好改进。
在互联网泡沫大潮中,想想我们跟农业相关的人,应该怎样成为“新”的一代呢?抛开一切偏狭的利益导向,站在客观公正和宏观立场上,这么事关10几亿人前途命运的大事情和职业,是应该有精准定义和评估的。
我整理了以下这些指标定义“新农人”,欢迎大家交流,多提供评估维度:
- 年龄阶段:不限,青年,中年,老年 ……
- 工作地区:农村,乡镇,城市 ……
- 是否触网:是,否 ……
- 户口籍贯:城市,农村 ……
- 产品类型:种植,养殖,捕捞采集,浅加工,食品深加工……
- 职业类型:科学家、厂长、工程师、农民、电商服务商、店老板 ……